交通工具是高山族人民与外界交往的纽带,有山有水的地方就少不了路、船、桥。高山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交通工具。 山水虽然很美,但有时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“逢山开路,遇水塔桥”是常理。 首先台湾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,岛上的河流从中央向四方奔流,流程较短,流速很快。而河水的涨落没有固定时间,随着季节和雨量的变化呈间歇性状态。 船 自古以来,岛上的高山族同胞为了漂海渡河,先后使用了独木舟、竹筏等水上交通工具。而由竹筏发展到帆筏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,一直到清代,他们还使用着这种传统的运载工具,还包括一些木筏、匏器、艋(舟甲)等。 台湾东部的阿美人,还保留着古代的独木舟。独木舟是用单根树木刨挖中腹而制造的最原始的船型。船的头尾翘起,就像古代宫殿上高翘的屋角,船体上还雕刻有精细的花纹,色彩艳丽。船体用了12种不同的木料,先制造龙骨、船板和侧板,最后再拼制而成。船身上的花纹图样是根据父系群的传统花样来雕刻的。这种家庭标记是非常引人注目的。另外还有用木头刳刻而成的方形木舟,这是阿美人为了纪念祖先渡海而遗留下来的,方舟的传说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传说有相似的地方。 1929年,厦门大学人类学家林惠群教授亲自到台湾调查高山族历史和民俗时,曾到达台湾中部高山湖的日月潭。在那里,林教授得到了当地人的一个独木舟和一把浆。这个独木舟长5米,宽近60厘米,深30厘米,重约100公斤,是用樟树干整段刳刻而成的。船头和船尾没有削尖,舱底挖得不平整,一看便知是由于没有专门的工具铲平而造成的。小桨入水的一端是削尖了的,手持的一端却没有再加小横木,如果不是熟练的水手用起来肯定很不顺手。 路 由于大多数高山族人民都居住在山区,出行非常不便。在十多世纪以前,东海岸和阿里山一带已有铁路,其他地区却只有部分有公路。而山间道路大都开凿在山腹斜壁之上,或临悬崖,穿越丛林,每当遇到峻坡险谷,更是危险四伏。 山区道路可分为“社路”和“猎路”两种。“社路”多为清代以来由官府督修的大道。路面最宽2米,窄道只能容一人通过。虽然,修路时已铲除杂草,但由于行人稀少杂草几天内就能把路“埋”掉。“猎路”是由于猎人出猎,多次践踏出来的山间小路,一般只能容一人通行。进入山区,攀岩涉水是常事,一切顺其自然。 解放初期,厦门港渔民陈乌糖在台湾附近的海面上捕鱼时,捞到一条4米多长的独木舟,这条独木舟船体平整,是用金属工具刳刻而成的,形状与原始独木舟一样。可见,一直到50年代高山族还在使用独木舟。 高山族人民使用竹筏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《诸蕃志》,该书提到高山族先民的毗舍耶人到福建泉州的围头、水澳等地,乘坐的是竹筏,这种竹筏可以折叠起来,就像竹屏风一样。遇到激流,他们就把竹筏折起来,泅水推筏前进,等风平浪静再站到筏上行驶。一直到1954年《台湾农业报》统计,台湾的竹筏有13808艘,占渔船总数的2/3强。 竹筏一般只能行驶于河川和近海,远海航行时得靠风力,因而他们便造出了帆筏。帆筏的结构相当复杂,可分为筏身、帆桅、桨舱、插板和石锚五项。筏身由9-11根粗大的麻竹和刺竹构成。所用麻竹是由台湾中部的台中、新竹、彰化等县山地的山民们砍伐后运到海滨渔港来出售的。帆桅的杆多用杉木做成,帆是大幅的白粗布,每个帆筏有四只划桨和两只舵桨,也是用杉木做成的。每只帆筏普遍都配有六块插板,插板是用整片的杉木制造的。石锚是用木质干条和河溪里的卵石制成的。从这五个构成部分看,帆笺已比竹筏的结构和作用有了很大进步。在行驶中,高山族同胞要巧妙地用桨划行、使帆、桨、舵和插板配合在一起,根据风速、风向以及水流情况灵活掌握。从帆筏的制造和使用可以看出,高山族人民利用自然力战胜溪流、海洋阻挡的本领已在劳动实践中得到提高。 帆筏的舷,是用毛竹剖编而成的,在签的尾部,还设有用餐和休息的竹台,每只帆筏上,有两三个高山族渔人在操作。这种帆筏的设计,既可使驾帆人劳逸结合,又方便驾驶。 清代的高山族同胞,还广泛运用涉渡这种人力水上交通方式。这种方式几乎没有什么工具可言,仅利用溪流较浅处的石头,踏石跳跃而过。在湍急的河水下约一尺的脚踏石是不容易看见的,只能凭借经验,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由上游而下的奔涌的河水,有时把人冲得几乎站不住脚。 平埔人身悬的匏器也是一种简单的渡河工具,用它来装行李或公文,既能避雨进水,又能借其浮力帮助过河溪时不致沉没。 北部和中部的高山族常用的水上交通工具是“艋(舟甲),即独木舟。这种独木舟不同于古时的独木舟,其舟型较大,可容二三十人,且增加有附加设备,比较复杂。平埔人中的噶玛兰人,在独木舟的两旁用藤缚上木板,就像是独木舟生出的两片翅膀。这样,驾驶起来更平稳、更安全。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,他们有节奏地挥动双桨,起起落落,犹如戏水,既惊险又充满乐趣。
由于台湾北部多独木舟,所以在清代有个地方也命名为“艋(舟甲),后来成为台北最早的商业区,现名万华。当时台湾和大陆通航通商的著名商港有“一台二艋三鹿”,即指台南、艋(舟甲)、鹿港。 高山族人非常重视渔船的装饰,这也反映了渔民们的审美观点和对渔船、对大海特殊的感情、这种创造寄托了渔民对生活特殊的理解。 雅美人的造船过程是很讲究的。首先要到山上砍伐木料,他们使用的工具比较简单,有斧、刀、小刀和钻等。在伐木取材时,渔船的每一部分都要选用不同的木材,如制造龙骨翘起的首尾,需砍伐一种叫摩若(音译)的树,其余每一节船壁,也需要用特定的木材。按照渔船的需要在林中伐木,然后削成粗料运回村社中,再在石砌工作场上加工成龙骨、船板等,再拼装成船。先将船底龙骨接好,然后在龙骨两侧拼上船板,也就是从船底至船沿左右各镶四层板,每层船板紧拼在一起,用海绵草塞在船缝里,防止漏水,再用竹钉连接起来。在船壁最上层的里面,船侧有一条档脊,是放置坐板用的。根据渔船的大小,船橼上有一对至四对排架不等。渔船造成后,还要按照父系群的传统花纹,在渔船上进行雕刻,并用红黑白等颜料除上色彩,作为渔船的标志。造船是男人的事,女人不能参加。船的大小不一,可以分三种,一种是坐10个人的,一种是可以坐8个人的,第三种是可以坐6个人的。 雅美人的渔船可以说是较为先进的海上渔船。 桥 高山族各族群一般都居住于多山、多水的地区,因此桥就成了他们通往各地的不可缺少的建筑。而桥的建筑也因自然条件不同而各具特色,有木桥、竹桥及藤桥。 木桥包括结构简单的独木桥,顾名思义,就是用一根大树去掉树杈树皮,取其干削成方形,横架在溪流上或沟壑上,就可以通行了。另外还有比较简单的,就是用两根木头分别从两岸插入溪流中,木头上端靠在岸壁上,就可以攀登过去了。为了让牛车通行,高山族人用圆木作为桩架,再将圆木横列于桩架上,用藤索或钉子固定上,就可以让牛车和行人通过了。 竹桥分为长短两种。短竹桥较为简单,只要用三四根粗竹子并排搭在溪流上及岩壑问,就可以过河。这种短竹桥的搭建方法类似于独木桥。长竹桥则是先用粗竹并立插入溪流中,作为中间桥架,桥架有一个或多个,再用四五根排竹搭在溪岸与桥架间,即可渡过较宽的河面。有的长竹桥搭成了弓形,也有的在桥面两侧搭盖竹栏,以便行人扶持。在曹人地区普遍建有竹桥,布农人和阿美人也建有简易竹桥。 在泰雅人、布农人、排湾人、鲁凯人居住的地区普遍建有藤桥。这种桥一般建于溪流与深壑间,搭建方法说起来简单,但如果身临其境便知道它的危险性。首先用藤皮打成粗藤索,左右两条并悬于两岸的大树或岩石上,再于其下一米多处,用同样的方法悬粗藤索两条,并在其间用藤蔓交叉编织成密网,使底部可以承重,左右栏上护藤,以保证行人安全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许多藤桥逐渐被铁索桥所代替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